双百扶贫
您当前的位置:

故城县村企共建合力助推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8-11-29  16:41:25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故城县委统战部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引导131家民营企业,按照自觉自愿原则,与142个贫困村建立扶贫长效机制,通过“企业+集体+车间+农户”的模式,大力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个人收入,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与企业的互惠多赢。截至目前,全县142个贫困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2.4万元以上,累计帮助300余贫困户稳定脱贫,为确保实现全县脱贫出列的任务目标打下坚持基础。

一、落实责任,全力发动。坚持把村企共建作为“百企帮百村”的关键,注重统筹谋划,做好宣传发动,推进了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强化领导,确保组织有序。印发《故城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村企共建工作小组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任组长的故城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村企共建工作小组,抓总负责全县村企共建工作;各县级领导干部按分包乡镇落实包联责任,牵头负责所包乡镇贫困村与帮扶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工作,采取一包一、一包N、N包一的方式,引导全县民营企业担当社会责任,深度参与脱贫攻坚。二是强化调度,确保推行有力。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每月调度一次,专题听取县级领导干部汇报“村企共建”工作进展情况;村企共建工作小组办公室每月通报一次,通过晒成绩、比成效,督促工作深入开展。6月12日,故城县召开“百企帮百村”行动助推村企共建座谈会,县委书记参加会议并讲话,充分调动了企业家参与村企共建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宣传,推动典型带动。通过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深度宣传“百企帮百村”行动助推村企共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制作播出6期村企共建专题资料,充分展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果、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汇聚起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同心奋战扶贫脱贫攻坚的强大正能量。   

二、政策激励,服务支持。按照“企业帮扶、企业受益”的原则,实施差别化激励政策,大大调动了企业深度参与村企共建工作的热情。一是政策上支持。通过专项资金倾斜、政策减免贴息、过桥资金优先安排、出口退税先申先退、环保限产停产时间调剂、企业用工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做到“企业投入、优先受益”。二是服务上靠前。由村企共建工作小组办公室牵头,完善和发挥多部门精准扶贫联动机制的引导作用,集中梳理各级出台的优惠和激励政策,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上门服务,及时协调,使帮扶企业及时足额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同时针对前期土地流转、基础建设等方面,加强协调服务,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村企共建,排除少数人恶意设卡、从中作梗等外部干扰,确保顺利进行。三是政治上关心。通过工作动态和信息直报,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企业诉求;参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制定考评办法,对帮扶成效显著的企业及法人,在评先表彰、政治荣誉、优惠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优先推荐,形成了良性运转的局面。

三、合力共建,效果凸显。村企共建的初衷是合作共赢,通过合作共建,使参与各方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实现互利共赢。一是集体入股,实现了资产变股金。多形式多载体探索和拓展“龙头企业+村委会(合作社)+农户”扶贫路径,贫困村集体通过土地出租、厂房租赁、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项目开发建设,获得租金、订金、酬金收入。如正大一亿只肉鸡绿色安全食品全产业链项目中,8个贫困村通过土地出租、提供原材料等方式,入股产业项目,实现集体年均增收5万元。二是个人入股,实现了村民变股民。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银行支持、村民参与的“四位一体”扶贫模式,贫困户通过银行提供的无息贷款,入股企业,参与分红。目前,全县共有3185个贫困户户均入股1.2万元,户均年增收1320元。如康宏牧业推行的“金奶牛”产业+金融扶贫模式中,贫困户由合作银行提供无息贷款购买奶牛并由企业托养三年,企业拿出8%的收益和1%的收益向贫困户和村集体分红,已向290个贫困户发放第一年托养收益116万元,向102个村集体分红14.5万元。三是劳力入企,实现了农民变工人。企业通过设立扶贫车间或者扶贫加工点的方式,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入企工作,实现了村民收入有增加,企业劳动力来源有保证。目前,全县已累计建立扶贫车间30个,扶贫加工点100余个,吸纳劳动力1600余人,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